为加强与众多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及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合作,同时进一步扩大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横向协作,中国奥委会携手各合作企业于5月12日在成都召开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俱乐部启动会议,宣告俱乐部正式成立。本报记者于会后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任马继龙。
记者(以下简称记):此时成立合作伙伴俱乐部意义何在?
马继龙(以下简称马):所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成立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满足了众多合作企业的迫切愿望与需求。2009-2012年是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进行自主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工作的开元周期,我们先后经历了温哥华冬奥会、新加坡青奥会、广州亚运会、哈萨克斯坦亚冬会等重量级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我们的合作企业资源以及众多合作企业的营销资源和经验教训,都随着这些大赛的举办而不断丰富。尤其是随着伦敦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大家已逐步将各自的市场营销战略重心转移至伦敦奥运会,并开始筹备。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奥委会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合作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同时,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也需要一个平台来扩大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横向协作。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此时成立是众望所归。
记:俱乐部现阶段的成员有多少?你对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有何期望?
马:合作伙伴俱乐部是中国奥委会为广大合作企业提供回报服务的一种积极尝试,在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工作的历史上尚属首次。目前,俱乐部成员包括已向公众发布的5家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及11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未来产生的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也将被邀请加入俱乐部成员的行列。俱乐部将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发展为目标,通过研讨、观摩、联谊等方式,搭建交流经验、增进友谊、资源共享的平台。中国奥委会所选择的合作企业均为所在行业内的佼佼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口碑,他们在与我们合作的同时也在寻找与其他合作伙伴就奥林匹克营销展开深入合作的机会。
记:请你谈一下本周期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品牌建设工作的设想?
马:到目前为止,本周期的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无论在形式还是内涵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随着伦敦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奥委会与优秀企业间的合作还在不断地扩大和延续。这些优秀企业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之间良好的合作现状得益于《全民健身计划》和《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的繁荣昌盛,得益于我们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和老百姓对于体育事业的高度关注,得益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辉煌成绩和奥林匹克营销平台的独特魅力,更得益于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远见卓识。我们更看重与优秀企业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不仅与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还在去年广州亚运会期间签约宝马集团,达成了直到2016年的跨周期合作,这体现了国际一流品牌对中国奥委会营销宣传平台的高度认可,更体现了我们长久以来稳抓企业服务及品牌建设工作的成效。同时,我们在前不久启动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落地中国的项目,并于2010年12月与国际奥委会、伦敦奥组委以及我们的特许运营商共同签署了关于2012伦敦特许产品在中国奥委会辖区内落地的协议,此举开奥林匹克市场开发实现国际特许计划之先河。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在未来的各大奥林匹克赛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将全球体育与奥林匹克特许产业的重心移到中国,并在国内培育成熟的体育特许纪念品和收藏品市场。
现在,中国奥委会已经进入全面备战伦敦奥运会的时期,我们奥林匹克品牌的宣传工作也将围绕伦敦奥运会展开。今明两年,我们将围绕伦敦奥运会,加大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宣传,并结合合作伙伴的媒体传播,继续在电视、互联网、平面和户外媒体等多方面实施宣传计划。这其中包括了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的“伦敦中国之家”筹备事宜,也包括今后我们将打造的多种全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奥林匹克主题文化活动等。
本报记者 贾海红
来源: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