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稿·
- 本刊编辑部(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发展
- 本刊编辑部(7)国家体育总局:努力做好体育文化工作
- 本刊编辑部(12)社会知名人士:体育文化发展纵横谈
- ·体育管理学·
- 邱雪(20)国际奥委会改革动向及其对中国体育改革的影响
以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议程2020》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此次改革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分析其对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借鉴意义。主要结论:此次由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巴赫倡导的改革,是国际奥委会根据当前国际形势做出的一次带有预见性的自身调整,它在全面梳理国际奥委会危机的同时,指明了未来15年内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方向,为中国体育的改革提供了许多的借鉴。建议:在观念上,突破以往的常规,按照时代的要求随时进行调整;在目标上,跳出体育的范畴,实现体育与社会全方面发展综合对接;在内容上,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探索,用更好的组织管理模式诠释体育特有的价值。
- 陈勇军(26)我国高危户外运动的法律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我国高危户外运动现行法律保障及其内容。主要结论:高危户外运动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法律保障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较大完善空间;现存的缺陷主要有项目划分尚不健全,相关保险规范缺失,安全事故责任难辨,普法力度不足。建议:行业标准的完善须兼顾统筹性与地域性,将保险规范纳入法律条文,明晰安全事故责任,加强高危户外运动普法宣传,制定更高层次的高危户外运动专项法规。
- 刘海洋(30)中西文化碰撞下我国体育文化选择审视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立足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理论,在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剖析我国体育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对于发展目标、价值评价标准、价值实现手段以及价值保障方式的选择。主要结论:中国体育文化既不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无条件继承,也不是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盘接受,而是力求自我批判与超越,对价值标准与内容进行主动选择,不仅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且对奥林匹克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最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 张国礼(35)运动员的集体效能感及其培养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运动员的集体效能感及其心理干预措施。主要结论:动机氛围是运动员集体效能感重要来源之一,运动员集体效能感对运动表现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和中介作用,运动员集体效能感常用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动机氛围干预、行为观察干预、表象干预。建议:运动员集体效能感未来应加强研究工具的有效性、科学性,重视对运动员集体效能感的培养和训练,改善团队整体的运动表现。
- 孙晶晶(39)体育赛场文化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体育赛场文化。主要结论:体育赛事组织与参赛队伍的文化多元性,直接决定了体育赛场文化的跨文化性特点,其以静态文化为基础,以动态文化为血肉和灵魂;体育赛场文化,通过不同动态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引导竞赛向着对抗升级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有效、安全与稳定地控制了赛场进程以及运动员与观众情绪,既实现了竞争氛围的打造、进取精神的激发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又大力推动了竞赛、文化与体育的统一性发展。
- ·群众体育学·
- 宋懿芪 马文慧(43)民族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的互动发展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民族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互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血脉,其展现出了少数民族强大的生命活力,在少数民族文化节日风俗延续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王东礼(47)贵州省龙凤村、毛坝村、关桥村农村业余锻炼分析
以贵州省龙凤村、毛坝村、关桥村3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等获取贵州省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特征。主要结论:农村居民在业余活动中参与体育锻炼选择上存在着差异,只有主动和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把体育锻炼安排在业余活动中的主要位置上;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人数在不同地区的村庄中分布基本相同,而经常、适度和偶然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人数在不同地区村庄中却存在差异性;农村居民在体育锻炼质量、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锻炼项目、获取技能途径和影响参与体育锻炼因素上既存在差异性特征又有共同特征。
- 周驰(53)老年人登山研究
人口老化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一个现象,是我们必须要积极面对的重要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登山可以作为老年人休闲运动的原因,探讨登山运动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包括肌耐力、心肺耐力、平衡力以及心理的影响,以及思考如何开展老年人的登山运动。
- 江广和(56)快乐体操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快乐体操运动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大力发展快乐体操运动既有利于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建设,并且也是对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有益补充;单一化的“俱乐部”形式,有偿服务与消费力不足的矛盾,中小学快乐体操师资不足等是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发展中面临的不利因素;根据相关结果提出我国快乐体操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 刘家成(59)体育角色扮演(COSPLAY)秀研究
角色扮演秀(COSPLAY)是一种扮装文化,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COSPLAY秀进行分析,为体育COSPLAY秀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论:COSPLAY秀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主要来源于日本,是ACG产业的衍生品;COSPLAY秀具有团体性及娱乐性的特点;体育COSPLAY秀是以体育为基础,借助于一些道具、化妆进行表演,其中体育是主体。建议:体育COSPLAY秀要始终坚持体育文化主流发展的基础地位,并适当做好COSPLAY秀文化的引导发展,并加强对体育COSPLAY秀社团的监督管理,进而保证我国体育COSPLAY秀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 谌凯(63)土家族跷旱船体育文化刍议
采用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跷旱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湖北恩施土家族的跷旱船运动起源于农闲时的娱乐健身活动,代表了土家族人对丰收喜悦的庆祝。土家族跷旱船具有典型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特征,分析跷旱船在当代被其它热门的田径运动项目所取代的原因,也提出保留土家族这一项民俗体育文化特色的若干建议,为研究学者们探索发展民俗体育运动提供思路。
- 刘付新 杨彩虹(67)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粵西地区传统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根植于粵西文化特征,是粵西文化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主要结论:传统体育本属于一种传统的表现技能,人类进行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始目的在于生存与发展,后来随着人类不断地进步,将其变为了植根于民间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传统体育附上了文化的性质。传统体育活动必须依附在人与社会文化之中,才能生存下去。粵西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粵西文化的发展。
- 张玲玲(72)阿昌族传统体育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阿昌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阿昌族传统体育可以分为秋千类、武术类和娱乐类等。阿昌族传统体育与阿昌族本身的历史文化、劳动生产、婚俗、宗教信仰、传说等有密切关系。建议:当地政府应给予重视,加大对阿昌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宣传与投入;发展模式应该多样化;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阿昌族传统体育。
- ·竞技体育学·
- 汪庆波 李毅钧(76)全运会排球比赛组别设置设想
三大球的振兴是近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热门话题,促进三大球在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是振兴策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析当前全运会排球比赛各组别设置带来的影响,对全运会排球比赛若增加行业组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全运会排球比赛组别设置改革的设想是:调整青少组比赛,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取消成人组排球比赛;增设行业组排球比赛。以有利于促进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回归校园,带动校园排球运动的开展。
- 李四化 李京诚 刘淑慧(82)射手对枪的正念
为了帮助射手加强觉知、改善注意和调节情绪,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的基础上以葡萄干正念和习惯破除练习为基础,从感知觉方面引导射手对枪支正念,包括空枪(看、嗅、触、听、持、据)、实弹(装、放、压、扣、感、退)和强化好习惯(闭眼据枪、变向瞄准、有意扣响、击发后无保持、换手据枪、使用他枪)等加强练习。在实施正念过程中,建议射手注意观照的重点、感受的记录、练习的频次、效果的评价和层级的递进。射手对枪的正念,也适用于子弹,它们就射击而言是一体的;同样适用于弓箭,它们是一源的;还适用于弹出类器械,它们是一理的;而且适用于其它运动器械,它们是一门的。
- 常鑫(87)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主场哨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中的“主场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篮中的“主场哨”有误判、漏判等代表形式,并且显著高于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中职篮中的“主场哨”是由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主场带给裁判的心理压力以及联赛职业化与裁判业余化的矛盾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建议从应理性看待“主场哨”、落实“管办分离”,实行裁判的职业化、提高裁判的职业素养、加强对俱乐部的监管等方面着手,逐步解决中职篮联赛中的“主场哨”问题。
- 顾碧威 苗志良(91)田径女子七项全能金字塔执教理念探究
通过访谈、观察、实物搜集等研究方法,在对女子七项全能训练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著名七项全能教练洪延庆为个案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他所运用的金字塔执教理念,研究发现,洪延庆教练所坚守的金字塔执教理念秉承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扎实的根基、稳固的力量和神形兼备的技术为导向,将该模式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该项目的实践训练中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董宇(95)冬奥会开幕式探究
中国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必然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冬季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鉴于此,冬奥会文化研究也必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促进冬奥会在我国的传播与推广。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将冬奥会开幕式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挖掘冬奥会开幕式中文艺展演的目的与创意,列举入场仪式体现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以及“人与方式”在点火仪式中角色特征与理念创新,探究冬奥会开幕式文化演变的脉络特征。
- 李康 刘俊一(101)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的历史梳理与文化表现
采用文献资料法解析历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点燃方式的发展和文化内涵。结论:奥运圣火点燃仪式共经历了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点火方式是对不同体育文化、不同民族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多角度诠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展现出含苞待放的原始文化和本土-回归的文化表现,运动文化本身的表现,彰显国家实力的文化表现,民族精神、团结和传统文化,感动-英雄崇拜的文化表现;每届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是全世界文化的聚焦点,是人类运动史上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
- 张子华(106)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评述
通过奖牌分布、纷争与规则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难度动作、音乐理解与表达和冲击金牌这6个方面评述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在近20年所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发现:规则的修改努力使该项目得到更均衡的发展。跨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项目的国际化。虽然以亚洲为主的中日韩三国在个别项目上有一定的突破,但还是没有打破俄罗斯、美国及加拿大垄断的局面。此外培养国际一流的教练员与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同样重要。新的评分系统虽然减少了争议比赛的判定,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新的裁判评分系统也造成了很多技术方面的缺失,是以高难度动作牺牲了节目的均衡及完整性。此外,以个别高难度动作冲击金牌的做法存较大风险,而在冬奥会前更换节目内容则是一种较好的尝试。
- 刘红兵(110)俄罗斯足球发展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俄罗斯足球发展进行分析。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现代足球在俄罗斯的发展经历了沙皇政府阶段的粗放发展期、苏联政府阶段的全面发展、快速成长和强盛期,以及解体后俄罗斯政府阶段的衰退、复兴期的3个阶段。俄罗斯足球的复兴得益于经济的复苏,以联赛为根基、以聘请高水平教练为突破口、以培养青少年为基础,足球在俄罗斯获得了文化认同。
- ·体育经济学·
- 伍谋(114)大型体育场馆的城市文化表征—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为例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内涵。主要结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所呈现出的足球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文化、休闲体育文化、经济商贸文化是广州城市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不仅反映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也是城市凝聚力、软硬实力、辐射力的完美演绎。大型体育场馆在兴建、运营、管理、维护过程中所体现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社会风气的改善、城市面貌的提升至关重要。努力打造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和作用是今后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发展的大势所趋。
- 钱亦舟(118)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思考
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电子竞技产业。提出电子竞技产业中价值共同创造的主体,并对各个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明确价值共同创造在电子竞技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电子竞技产业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张前成(124)中国体育用品贸易走出去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中国体育用品贸易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主要结论:中国体育用品贸易“走出去”还存在着自主品牌竞争力缺乏、国际贸易壁垒、尚未形成忠实的消费群体、以及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借鉴国外体育用品贸易成功经验;提升品牌竞争力;应对贸易进入壁垒;明确品牌定位,培养忠实的消费群体;并逐步改善出口结构。
- 陕威 孙娣(128)国际网球品牌产品外观的中国元素应用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国际网球品牌产品外观中中国元素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国际网球品牌产品外观设计常常通过借用与转化中国传统图形,融入中国传统色彩,融合汉字语义、寓意及字体等中国传统元素来营造消费氛围,获取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议:我国本土网球品牌应找准品牌产品与中国元素的契合点,挖掘中国元素文化内涵,融合古今中外文化,创新中国元素。
- 孙凌云(132)新加坡体育城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新加坡体育城为例,从共生视角探讨现代体育城(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之道。主要结论:现代体育城是以体育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其发展应该坚持“和谐共生”的理念,促使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实现体育城(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 ·体育教育学·
- 闫燕(137)我国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独立设置的6所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归纳出三种不同的办队模式,依据我国未来竞技体育改革走向,探索我国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规律+多元+特色”的发展模式,为我国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林天皇(141)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因素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影响《标准》实施成效的因素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影响《标准》实施成效的因素分为教育行政部门因素和学校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因素主要包括:对学校《标准》实施的业务指导、资金支持因素;《标准》测试数据核查制度;《标准》测试结果公示和奖惩制度;教育评估制度。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因素、组织管理因素、条件保障因素、学校体育科组业务与管理水平因素、健康促进因素。
- 杨川川(145)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社会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结论:社会环境、社会观念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制度三方面的缺失是导致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主要原因。建议:推动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宣传,提高大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营造热爱体育运动的社会氛围。
- 李梦园 刘洋 王宝庆(148)乌鲁木齐市初中校园足球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初中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乌鲁木齐市初中学生对于足球运动是比较向往的,而校园内缺少足球氛围、足球场地等则是影响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制约了乌鲁木齐市初中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
- 秦海权 吴韶光(153)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的基本素养简析
采用文献梳理等方法探讨青少年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的素养。主要结论: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有其特殊性,包括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社会性发展素养、健康素养、经济素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内涵,大学生只有全面提升,才真正具备参与电子竞技的基本素养。
- 曹雪莹 张云崖(156)太极拳对外教学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太极拳对外教学的英文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太极拳术语音译保本色,名称达意须斟酌,课堂教学用口诀;教学内容应桩功筑基、体用结合、放松身心三维合一;教学手段采用课内闻乐起武、升华课堂,课外网络互动、日练有功,定期考核晋级、以武会友。建议:太极拳英文翻译亟待标准化;开发英文版太极拳APP等软件来辅助国外太极拳教学;针对外国人的太极拳教学评价体系亟待研究。
- 展恩燕 胡惕(161)《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对美国高校女子体育的影响及启示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阐述《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以下简称Title Ⅸ)对美国高校女子体育发展的影响,分析Title Ⅸ的不足,并从中探寻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主要结论:Title Ⅸ的颁布使美国高校女子体育在参与人数、参赛队伍、体育奖学金和经费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Title Ⅸ带来的体育参与度的提高还对女子学业、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建议:我国在发展学校体育的进程中可以考虑法律手段的支持,在政策制定上淡化“强制性”因素,关注学生体育兴趣。
- ·体育史学·
- 逯明智(167)我国古代投掷运动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分析我国古代投掷运动。主要结论:我国古代投掷运动首先作为一种生存本领,而后发展成为具有竞争性与军事性的体育运动;分析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投掷运动的特点;列举了投石、投矛、投匕首、投手箭、投铁丸、投壶等古代投掷运动形式。古代投掷运动对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启示:合理选拔运动人员;加强运动训练;注重运动技巧的提升等。
- 潘宁(171)斗百草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民间游戏斗百草进行探讨分析,为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游戏提供借鉴。结论:斗百草也称斗草,汉族民间儿童游戏。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斗百草起源于端午习俗,在南北朝时已形成,在以后的各个时期都有所变化发展;斗百草有文斗和武斗;武斗中以关中斗草最为著名;斗百草游戏不但具有观赏性,竞技性,而且还能增长知识。建议:加大斗百草游戏的研究,借助媒介广泛宣传;将斗百草游戏推广应用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自觉传承斗百草的意识;逐渐将斗百草游戏引进都市中;借助网络,开发斗百草游戏软件。
- 李军(175)宋代水戏运动考析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宋代水戏运动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宋代继承了隋唐时期追求文娱活动方式多样化的发展局面,宋人通过龙舟竞渡、水秋千、水战、水球、水上木偶戏等多种形式的水戏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自身修养,以及丰富闲暇时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扩大了自身参与社会活动的人际交往。水戏运动在宋代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军事生活等领域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孙玮志(179)宋词中的体育管窥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与宋代体育相关的宋词,旨在了解宋代的社会体育状况。主要结论:宋代的休闲体育品类繁多;宋人在节假日里喜好运动;宋代已经具备了开展大型体育表演的条件;宋代首次出现了体育组织。建议:开展古代体育史研究,除立足于正史外,不妨将古代诗词、歌赋、笔记、戏曲等各类文学作品,作为佐证材料,它们往往会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当时的社会体育状况,从中可以窥测当时社会体育的发展情况,为今天发展社会体育运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 尤培建 戴国斌(184)试论颜元的武医思想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颜元的武术以及医学思想进行分析,认为:颜元重视“实学”,对技术性知识以及俗医等下层医者也比较重视。在武术方面,他重视器械武艺、轻拳法。颜元在武与医方面的思想均是其“实学”思想的反应。
- 蔡爱国(188)民国初年武术书籍中的传播理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民国初年出版的武术书籍中的序跋等文献进行梳理与考察。主要结论:民国初年新出版了一批专门性的武术书籍,这些书籍中的序跋强调了武术的社会功能,它们配合书籍的内容,树立了武术的专业形象,突出了武术传播的受众意识。它们对20世纪中华武术的普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李双玲 古化铮 朱宝峰(194)近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研究
采用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对近代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方式、组织建设、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近代我国战乱不断,政权更换频繁,不同政府时期的社会体育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和传承价值。建议: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挖掘近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规律和价值,并使之在现代社会体育发展中得到传承。
- 卢姗(199)我国近代女性之健康促进与形象塑造——以《玲珑》杂志为例
采用文本分析法,从298期《玲珑》杂志中筛选出近代女子体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及统计分析。主要结论:通过“新女性”思想的传播,我国近代女性开始重塑“健康美”的新形象;通过《玲珑》杂志这一媒介发声平台,女性要求身体解放和精神权利男女平等;女运动员成为争取这一权利的“意见领袖”;女性的健康形象塑造提升到保家卫国的新高度;同时期的国外女性也经历着形象重塑的重大转变,国内女性效仿国外,国外也对我国女性有了新的认识——中国近代女性开始成为内外兼修的现代化都市新女性。
- 胡飞 袁健(203)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性别社会学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社会性别视角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主要结论: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建立在青春期生理变化基础上的;学校教育影响了女孩对体育参与的程度;同辈群体之间的性别差异促使两性形成不同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而且更有利于男性的体育参与。建议:积极开展家庭体育运动;为青少年学生创建无性别歧视的教育环境;坚决推行“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