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管理学·
- 高文景( 4)论体育赛风赛纪监督体系的构建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角度,论述建立健全赛风赛纪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构建公开、公平、公正赛事平台提供重要保障。主要结论:从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的角度,分析赛风赛纪监督主体的多元性和客体的唯一性;从职权和程序法定的角度, 对赛风赛纪监督提出了强化主体、细化客体、推进法治建设的基本模型。
- 李捷( 8)新体育项目的发展及在我国大众健身中的应用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新体育项目的发展背景、特征,开发思路及应用原则,旨为研究在我国大众健身中的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结论:新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应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和人们体育健身需求。围绕人、场地、器材、规则这四个构成体育活动的基本要素,遵循简单易行,有趣,实用安全,易于普及的开发原则,对已有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开发。本着实用性、针对性、易于普及的应用原则,根据我国各地区实际,有计划地将国外引进的项目和国内开发的项目应用到大众健身中。建议:通过建立组织网络、组织培训和宣传,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普及推广。
- 刘军林(12)发展准老年人休闲运动的作用与策略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退休初期的准老年人休闲运动需求进行研究。从准老年人的角度探讨研究休闲运动在老年人退休生活调适、身心健康延续、人际交往的构筑和社会价值认可等方面的作用意义。建议: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过程中,国家战略、城市发展规划、休闲文化氛围营造等给准老年人休闲运动提供支撑。
- 龙家勇(16)国际赛事中民族文化与竞赛规则的博弈分析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人权法与文化共性的视角对民族文化与竞赛规则的博弈进行分析。主要结论:遵守竞赛规则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同时应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兼容并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际赛事中渗透的民族文化应客观的继承保护;运动员的参与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体现,也是竞技体育国际化发展的个性需要。建议:竞赛规则应与民族文化统筹协调,相关国际体育组织机构理当建立相适应的体育法系统机制。
- 周菀菀 罗璇(20)体育APP发展现状与推广策略
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实践考察法,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APP的发展现状与推广策略。主要结论:体育APP的传播模式还在1.0的传统时代徘徊,无法快速精准地打中用户市场;体育APP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有分类优选,功能多样,服务独具特色的传播优势;但体育APP的推广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建议: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体育APP的内容营销传播模式,要脱离传统的内容1.0传播模式,进入更为趣味化、个性化、人性化内容的3.0传播阶段,将共鸣性、互动性和人情味儿发挥出来。体育APP的品牌营销要得到用户认可达成共同价值观,才能发挥互联网媒体的价值,取得长效发展。
- 张美云(25)体育学术期刊在我国体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核心体育学术期刊的功能与价值:方便选购高质量的体育学术期刊;为指导读者索引体育学术论文提供切实依据;树立良好的体育学者专业形象;有助于增强体育科研交流密度;为对体育科研人员的评定提供科研依据;为我国高等体育人才输送提供依据;为体育学术论文的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持。体育学术期刊在我国体育发展中的作用:良性传递体育知识,提高体育锻炼兴趣;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科研人才。
- ·群众体育学·
- 杨剑锋( 29)媒介、大妈与被审判的广场舞
运用民族志和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媒介的广场舞报道进行剖析,揭示隐含在媒体报道中的大众文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内涵。主要结论:媒体对广场舞的审判式、妖魔化的报道,在受众中掀起了一场娱乐式新闻消费的狂欢。究其原因,既有噪音扰民和空间冲突等现实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原因。媒体通过对广场舞大妈身体的消费,达到规训的目的;通过对文革一代的指责,将大妈排斥为现代性的“他者”;通过对广场舞“品味”的贬低,强化大妈群体在社会上的边缘地位。广场舞的这些“原罪”,曝露的是媒体的偏见与傲慢。
- 文蕊香 王香洁 黄宽柔(33)中国风健身舞发展对策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AHP-SWOT分析法等,对中国风健身舞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运用AHP-SWOT分析法对中国风健身舞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且中国风健身舞发展战略四边形的重心位于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根据战略地位评估矩阵,可将中国风健身舞的发展战略定位为SO战略。现有的中国风健身舞发展对策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中国风健身舞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影响中国风健身舞发展的各因子及就需要重新确定,因此中国风健身舞发展对策的战略应该与时俱进地适时修订以保证其实用性。
- 黄河 吴玉华 肖随龙(38)中国街舞发展回眸与展望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街舞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将中国街舞发展划分为开端与初步探索、断层、复兴发展、全面发展4个历史阶段,并对中国街舞的政府推广、民间推广的现状进行分析。建议:赋予中国街舞健康向上的内容,加强中国街舞发展体系建设,强调中国本土特色。
- 张孟杰(42)陕北地区新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治理研究
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对陕北地区新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治理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分析了陕北地区新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总体情况与存在的问题;要加强上下级监管和完善具体措施;利用重点扶持及老区背景红色旅游加大引资,带动民间投资者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民群众场地的开放及使用;加快建立体育委员会机构并配置相关人员;重视陕北地区传统民间体育文化项目;改善农村老百姓的体育观念等。
- 杜辉(46)笼式足球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笼式足球的起源、概念和特点,以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影响我国笼式足球发展的因素是人力物力资源不足,笼式足球场地偏少,人们对笼式足球的认识不够。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统筹体育资源,举办品牌赛事,大力推广我国笼式足球的发展。
- 王惠敏 谢玉蓓 王海燕(50)“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成”理念下体育游戏创编原则的逻辑分析
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成”理念和体育游戏本质特点两个维度,梳理归纳了体育游戏的五个创编原则:活动形式应遵循体能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方法规则应遵循竞技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原则;名称表述应遵循生动性与直观性相结合原则;内容表述应遵循简洁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创编成果应遵循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原则。其中前两个原则依据体育游戏本质特点的视角,后三个原则是基于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依据“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成”理念的视角。
- 全粤华(55)智能体育生活化现象解读
随着“互联网+”这类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各种智能设备应运而生,并影响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借助文化层次论,分析智能体育生活化的几个不同层面,提出智能体育生活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即便捷化、多元化以及以人为本。
- 马俊成 林小美(60)浙西麻蓬拳的传承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浙西古村落麻蓬村麻蓬拳的传承进行研究。明末清初,麻蓬先祖由于战争和教难而逃至偏僻荒芜的衢州石梁,并将所学拳术传入麻蓬。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麻蓬拳经过外出学艺、请师家教、外拳融入等方式逐渐丰富和完善,并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形成了当今别具一格的麻蓬拳。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贺军萍 郝玉 徐昶楠(60)景宁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景宁畲族“三月三”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一条街活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畲族传统体育展现了其农耕、游猎的文化类型,具有原生态型、民族性、地域性、经济性和表演性等特点,在政府的主导下,“体育一条街”活动已经成为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品牌为畲族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建议:进一步挖掘和整合资源,促进文化的融合,畲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将会展示出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
- 王伯余 郭学松 陈萍(64)民俗体育“抓鸭”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建晋江安海原生态民俗体育“抓鸭”活动的体育特质、活动源起、发展历程及价值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抓鸭”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是集游泳、体操等体育项目特征为一体的体育事项;该活动由民族英雄郑成功训练水兵的一种方式演变而成;其活动的传承经历了军旅中传承及民间传承两个阶段;传承中所体现的价值有健身修心价值、娱乐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及文化传承价值等。
- 韩美佳 李守培 薛欣(68)武术传播的研究结构及发展思路
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对我国武术传播研究的年度论文数量、研究力量以及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术传播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进入缓慢发展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体育专业院校为主,大部分研究人员、机构呈散兵状态,长期持续和跨机构合作研究较少;武术文化、武术标准化、武术传播构建国家形象、武术国际传播、传统武术、发展对策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研究维度主要倾向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策略、传播者以及综合类研究。进一步研究认为:应加强主题和方法理论的创新研究;加大新生力量的培养力度和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强传播模式、传播过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环境等维度的专题性研究;提高文献关键词使用的规范性和代表性。
- 方桂芳(74)武术欣赏结构性变化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当前文化视域之下,武术的欣赏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进行研究。和相对热门的体育项目相比较而言,武术的欣赏出现了理解性、审美性、体验性和推广性等不同层面的障碍。从欣赏主体和欣赏层面上通过模式分析和角度分析寻求其欣赏结构的改变和突破,拓展武术项目的欣赏空间,促进更多的人欣赏、理解、体验武术这一民族体育项目。
- 李守培 郭玉成(79)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传播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中国武侠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武术传播历程,指出其武术传播策略,为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传播策略为:注重武术伦理,从人人、身心、天人的三重维度,服务全球伦理构建;尊重武术历史,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打破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阴谋;弘扬武术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精神,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突出拳种特色,传播正宗武术技法,找准中国武术当代传播的历史定位;坚持中国立场,采用国际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中传播中国价值观念。
- 亓昕 王东敏(85)中印传统体育运动比较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的太极拳和印度的瑜伽两种体育运动文化的现状及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导致瑜伽与太极拳现代社会流行程度差异性的管理学意义上的原因,建议,中国太极拳的发展与推动可以借鉴印度瑜伽的群众体育运动发展路线与推广模式,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模式所致困境和瓶颈。
- ·竞技体育学·
- 宋毅林 黄华明 朱玉霞,等(89)冬奥会主场优势分析与中国第24届冬奥会展望
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对近7届冬奥会的主场优势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东道主主场优势显著。借鉴往届东道主实践经验,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和核回归模型对第23、24届冬奥会中国表团的最终成绩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中国的奖牌得分比例分别为5.17%和10.22%。依据分析结果,认为应从汲取经验,创新求变;抓住冰上项目,发展雪上项目;完善冰雪运动发展体制,促进冰、雪项目均衡发展;坚持冰雪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发展中国的冰雪运动。
- 白金凤 江涛 马鸿韬(94)我国女子竞技体育发展路径探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我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指标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析其发展路径。主要结论:我国女子竞技体育面临早期专业化引发的“学训矛盾”及“文化缺失”、训练机制的非合理因素导致的运动寿命“昙花一现”、运动损伤层出不穷、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及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建议:我国女子竞技体育应以生态理念为视角,分别从文化教育路径、训练机制路径、身体机能路径、人才储备路径、社会保障路径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李四化 王晓 王瑞苗,等(103)飞碟射击队男子多向班仁川亚运会备战的心理科技服务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心理团队在心理讲座、神经疲劳监测、心理咨询、心理调节与训练四个方面为男子多向班提供的心理科技服务。进一步清楚了心理科技服务工作的定位(如何做人和做事)、前提(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关键(配合和信任)和评价(实践效果和理论成果),这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备战里约奥运周期2015-2016年度,运动队愿意一如既往地配合和信任心理团队,心理团队决心始终如一地提供心理科技服务,共同努力实现中国飞碟射击队的“强者归来”。
- 徐宇丹(108)中国城市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从我国城市马拉松触动热议入手,分析我国城市马拉松热暴露的问题。针对城市马拉松的猝死事件、雾霾天气、报名费上涨、摇号参赛的限制、参赛时间冲突、交通堵塞、赛事服务不健全,以及城市马拉松的公共道德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发展我国城市马拉松需要建立法律制度,保障体制等新构想,旨在完善中国城市马拉松市场经济的发展。
- 李华燕 李毅钧(112)中、日、美、巴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阵形的比较研究
在中、日、美、巴女排比赛中接拦回球数量仍然较多,80%左右的拦回球落在前区。中国女排接拦回球的成功率好于日本,但与巴西女排差距较大,同美国女排有一定差距。中、日、美、巴女排比赛中所采用的5种接拦回球阵形,符合现代排球比赛实战特点,主要为后排5号位队员(一般为自由人)跟进保护时取位到3m线或更加靠前,同排球运动教程中所论述的接拦回球阵形有一定区别。日本女排接拦回球阵形更加靠前防守。
- 韦霞(117)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发展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进行研究。认为:赛事发展过程中的赛车技术、规则和赛制、管理运营机构、车手和车队成绩、赛道的设置等内容是构成赛事的关键部分,并为深入了解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运动的发展历程,提供资料性基础。
- ·体育经济学·
- 张森木(121)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互联网+体育产业的战略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将造就新的体育产业生态,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建立体育产业的平台生态圈。
- 刘晓明 夏漫辉(125)体育套票持有者满意度量表的开发与纵向检验—以广州恒大俱乐部为例
在文献综述、借鉴相关成熟量表和深度访谈基础上,开发体育套票持有者满意度量表。通过连续三年纵向跟踪广州恒大俱乐部套票持有者,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纵向建模等方法,验证体育套票持有者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体育套票持有者满意由主场感觉、场上表现、会员服务、个人涉入、俱乐部管理5大维度构成;运用这一测量工具,可以帮助体育组织探寻和确认管理套票持有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 张尧(130)欧洲冠军联赛经营收益分配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欧洲冠军联赛经营收益的分配制度,旨在为亚洲冠军联赛的收益分配改革提供借鉴。主要结论:欧洲冠军联赛通过商业赞助开发和电视转播权出售获得了高额的收益。在分配给各俱乐部方面采用固定奖金和市场池奖金的分配模式,体现了收益共享以及投入与收益对称性的原则,从而保证了欧洲冠军联赛的持续发展。
- ·体育教育学·
- 潜沉香 付超(136)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布局与发展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分布、地域分布和项目布局的现状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应从宏观上进行制度改革,深化探索体教结合模式。建议: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优化项目布局,坚定为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服务的目标,以促进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
- 朱婷婷 周曙(140)初中生中考体育加试探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剖析中考体育加试对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优势在于学校体育组织者、参与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校体育环境的设施得到改善;劣势在于冲击了常规体育教学,抑制学生了个性和终身性的发展;中考体育的机遇在于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动力;中考体育的挑战在于“应试教育”现象深化,学校体育非正常化发展。研究建议:改变中考体育的形式与内容,使之多样化,加入理论知识考核,考试项目设置必考、抽考、选考,同时注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
- 张吾龙 胡德刚 刘慧茹(144)从学科建设角度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生师比相对较高,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薪酬水平较低;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衔接不好,难以形成终身体育项目;校长和学生家长的体育意识普遍薄弱,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不够。建议:通过完善体育政策、改善体育环境、提高学科地位等,促进体育与其他学科均衡发展。
- 李瑞杰(148)微信促进高校体育课堂良性互动的可行性分析与路径探索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微信促进高校体育课堂良性互动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认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客观性条件允许,加上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和课堂创新运用述求,以及大学生对微信的主观可接受性,让微信融入高校体育课堂的互动环节变得可行。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微信虚拟班级建设、微课堂与课程设计、微跑团拓展等一对多互动,一对一互动反馈,以及微信学生沙龙、草根微论坛等生生多对对互动中,让微信成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信息载体,创设体育课堂良性互动的氛围,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 李志雄(153)警察体育教学中低伤害徒手控制技能训练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掌握低伤害徒手控制技能的必要性、训练形式、临战处置方法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发展低伤害徒手控制技能符合当前监狱法制建设要求;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司法警院警察体育教学改革等。建议:进一步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能;加强合作,建立合理的训练机制;统一训练教材,完善师资建设和制定考评指标体系等。
- 郑建福(157)运用微电影在大学校园传播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影响大学校园微电影创作及传播的因素。主要结论:要体现“微”的概念,即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纪录、微小投入、短时间观看等特点,借助时下热门的“微电影”传播方式,促使传统武术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生机与活力,为大学生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提供新路径。建议:运用校园微电影传播武术文化,要把好“四关”:一、素材关:即要深入挖掘传统武术文化的宝贵精髓;二、传承关:即要处理好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成长关:即要充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与欣赏趣味;四、微传播关:即要充分运用好微电影的综合艺术表达方式,传播好传统武术文化。
- 程妍涛(161)美国《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的内容、特色及启示
美国《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作为确定发展适宜性体育活动内容、评估和改进既存体育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宜性的依据,具有“发展适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两个特点以及“凸显了幼儿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性、重视幼儿运动课程环境的创设、给予体育活动评价以重要地位”的三大特色。对策和建议重视幼儿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营造发展适宜性的运动环境,为幼儿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把形成性评价作为指导和改进体育活动适宜性的重要环节。
- ·体育史学·
- 朱鹏(167)上海船艇运动文化发展研究
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船艇运动文化的概念、内涵和特质,在对上海船艇运动发展历程和文化脉络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上海船艇运动文化发展的诉求,提出重塑文化回归本质、注重文化的整体性和弘扬以人为本的生命观等发展策略。在“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定位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上海船艇运动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廖慧平 原月(172)晚清报刊对西方近代体育的早期传播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对甲午战争之前晚清报刊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传播概况及其报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结论:晚清教会报刊和中文商业报刊对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对西式体育项目的关注与认知,在客观上助推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它不断扩大人们的“体育”知识视野,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矛盾心理交替中交流和传播“体育”;从西学东渐的视角看,早期中国报人对西方近代体育的报道还处于朦胧的认知阶段;晚清早期报刊对赛马、棒球等近代西方体育的关注并非具有强烈殖民意识,它只是外人现实体育需求在报刊的客观反映,其传播缺少本土民众关注,具有局限性。
- 常媛媛(177)清末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体育活动考论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近代最早创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的体育活动进行研究。结论:清末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在建校之初即设立体操科,每周上课3km左右,期末考试及格允许毕业;西斋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参与性强,学生多次参加各类运动会;西斋输送的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先进体育和教育思想的传播者。
- ·其他体育研究·
- 尤双从 张燕晓(181)CCTV5体育节目与国外体育节目风格对比分析
CCTV5作为央视旗下的体育频道,与国外体育节目相比,既有奔放明快的共同特征,也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约束下形成的独特品性。媒体地位、资源掌控、传播目的不同导致了整体风格方面的差异。在主持方式上,CCTV5更加注重情感控制、言语使用规范,风格偏于内敛;在解说方式上,修辞手法及角度选择更有特色;在制作方式上,包装方式和理念也有深刻的“央视印记”,也正是具有这些独有特色,CCTV5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成为人们收看体育节目的首选频道。
- 张卫东(184)我国体育集邮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的体育集邮进行研究。体育集邮成绩及作用:配合大型运动赛事,举办体育集邮展览;通过体育集邮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体育集邮刊物和专著层出不穷;积极参加国际奥林匹克邮展和举办体邮学术研讨会。体育集邮发展的社会原因:经济快速发展;体育集邮的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形势为体育集邮提供了丰富的邮品。体育集邮发展的对策:各级体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育集邮;充分发挥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的作用;制定新的体育集邮发展战略。
- 崔红艳(192)节奏体语研究
采用调查和文献资料方法,研究节奏体语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目的在于明确这一体育项目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特征。结论:节奏体语的动作由非洲传统舞蹈、现代健身操等创编而来。人们对健康生活节奏的追求是节奏体语存在的前提与思想根源。节奏体语具有身体的锻炼性,休闲娱乐性、大众性等特点。节奏体语的运动强调敲打性的动作、音乐性的动作、夸张性的动作。节奏体语的推广在不同的范围内其侧重点应该不同:在高校应该弱化节奏体语的竞争性,强调其健身性;在社区应该重点培养运动指导员,使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 付玉龙(197)竞争与合作——论体育竞争
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竞争与合作,论述体育竞争。阐述竞争与合作的概念、意识、分类、条件及作用,对体育竞争的公平性、公开性、集体性进行说明,对竞争与合作的区别及联系进行比较,探讨体育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主要结论:竞争中蕴含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只有基于合作的体育竞争才能发挥出体育竞争的价值;抛开合作这一衡量标准也就失去了分析体育竞争的意义。建议:竞争与合作要协同发展;体育竞争更要遵从这一规律;二者只有共同作用,才能为体育的发展指引正确方向,推动社会的正常有序运转。
- 周苗(202)我国足球赛事报道中的犬儒主义倾向研究
研究中国足球赛事报道中的犬儒主义倾向,通过对比分析历史和现代犬儒主义的演变,为公正、公平的足球赛事报道提供建议。犬儒主义在中国足球赛事报道中的表现:怀疑论调充斥赛事报道;无意义的冷嘲热讽和口诛笔伐。犬儒主义出现的原因:国足历史问题在社会引发的失望情绪;社会大环境中潜在的犬儒主义因素;媒体和社会大环境的交互影响。解决中国足球赛事报道中犬儒主义倾向问题的办法:加快媒体行业立法与监督;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加快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增加足球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