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管理学·
- 陈淑奇(1)体育生态化发展的含义阐释与实现路径探析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体育生态化发展的含义,探讨其实现路径。主要结论:体育生态化发展是指体育内部和外部系统的优化平衡与协同发展,是对体育发展样态的静态呈现与体育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其发展目标是分层衔接的,实现手段是综合协调的。建议:树立生态化发展目标、形成生态化发展理念、建立生态化发展机制、营造生态化发展环境,从而实现体育生态化发展。
- 宋德海?曹晓东?夏成前(6)制约城郊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剖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制约城郊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因素。研究认为:制约城郊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主体因素有治理职能叠合化,组织机构不健全,双轨化治理体制;客体因素有服务区域范围模糊不定,服务对象不明确;资源因素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失且指导水平有待提高,经费短缺,场地设施匮乏。建议:深化政府服务职能,夯实城郊村经济发展,推动体育组织建设,强化公共政策引导,重视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等。
- 晓梅(11)残障体育保障政策与法制建设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保障残障群体及其体育权益的政策和法制建设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在整个相对完善的国内政策和法制框架内,保障残障体育的政策和法规依然处在相对滞后甚至缺位的状态,难以对残障群体及其体育的开展提供持续、全面与稳定的保障。建议:完善残障体育基本法,提高保障操作性,增加和完善基本法和行政法规中的残障体育内容,并及时加强政策指导,为残障群体及其各种体育需求创设全面、安全、平等的体育保障。
- 隋文杰?王永顺(15)中华龙舟运动海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全球华人龙舟培训班学员的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海外有代表性的8个国家的龙舟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研究发现:中华龙舟运动在海外虽有一定的普及度和影响力,但发展速度缓慢;中华龙舟运动海外发展极不平衡,在经济发达且当地居民知识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发展良好,但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发展缓慢;中华龙舟运动在海外发展和推广的动力并不一致,存在多样性;龙舟运动的器材国际化水平不高,给龙舟运动的海外发展带来阻力;华侨华人是中华龙舟运动海外推广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 刘丽华?高飞(20)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校园毒跑道治理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健康中国”视角分析我国校园“毒跑道”问题,发现校园“毒跑道”的危害主要包括:造成学生身体心理创伤、社会大众信任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基于“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主旨分析、总结我国校园“毒跑道”问题,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国家法律制度缺失、跑道铺设环节混乱、思想道德观念缺失以及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等。藉此,我国校园“毒跑道”治理路径主要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国家法律制度;健全实施保障体系,强化项目组织实施;开展爱国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健康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 张凤彪?王松?姚依丹(25)我国笼式网球项目推广研究
运用SWOT分析范式对笼式网球项目在我国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在于体育管理体制、项群迁移及项目自身特质;劣势体现在笼式网球文化尚未形成,专业人员匮乏,组织机构缺失;机遇表现为政策法规的支持,非奥运项目受到前所未有重视,体育多元化的需求;挑战主要包括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笼式网球认知的缺失,同类项目的冲击。提出我国笼式网球发展路径:上下同心,齐力架构组织体系;由内而外,协同补笼式网球项目推广短板;市场化运作赛事,加大媒体宣传;培育笼式网球文化,夯实群众基础;实现“点—线—面”的推广路线。
- 郭惠杰(30)闽粤侨乡体育公益慈善的地方实践与动力机制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闽粤侨乡体育公益慈善现象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捐建公共体育场地场馆,扶持体育社团组织,设立华侨专项体育基金,倡导与弘扬现代体育理念,活跃与丰富侨乡体育娱乐生活,传承与传播体育公益慈善文化,从物质、制度及思想层面逐步渗透,有力地推动闽粤侨乡地区体育现代化进程。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民间自下而上的动员与互惠期望构成了其发展的动力机制。
- 汪颖?李桂华?袁俊杰(35)澳大利亚体育诚信体系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澳大利亚体育诚信体系建设现状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体育诚信体系独具特色,不但专门设立了国家体育诚信管理机构、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国家政策,各单项体协和职业联盟也出台了各种配套措施,近年来在体育诚信宣传与教育方面更是不乏创新之处。建议:我国借鉴澳大利亚成功经验,强化体育诚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科技力量提高体育诚信工作有效性,建立健全体育诚信法律法规,实现跨部门监督与信息共享,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抓好体育诚信教育。
- ·群众体育学·
- 李小进?冯俊辉(40)
和谐社会视角下家庭体育的定位、功能及发展策略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家庭体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家庭体育的定位是群众体育的基础,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是学校体育的延展,是社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接受体育教育与体育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体育的功能是促进家庭成员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家庭和谐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应以“体育促和谐”为主题,加强宣传与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以社区为基站,促进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建立全面、高效的家庭体育社会服务体系。
- 吴保占(44)
论武术表演文化的价值功能及其实现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武术表演文化的价值功能进行研究。结论:武术表演文化具有培养审美与认知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继承、满足精神与情感需求、带动与发展产业链、增强民族凝聚力、搭建公共外交平台和促进政治文化沟通与趋同的价值功能。建议:雕琢外表、熏染内里、创建平台、联手合作、唤醒市场、引导供销、整合多元、转变认识,以实现武术表演文化价值功能。
- 曾伟?宋友林?王永安,等(49)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
采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及文化资源的生存困境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发展进行展望。主要结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不均衡、代表性项目不尽相同等特征;其生存困境主要是生长的原生态环境恶化,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导致功能被弱化,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缺乏资源共享意识,专业人才不足、制度保障缺位或失位,认知不足、缺乏文化自觉意识。建议:应加快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有序推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以藏区环境改善和“旅游+体育”精准发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 周进国?周爱光?王然(54)广州市太极拳协会结构型社会资本培育研究
运用个案研究法,以广州市太极拳协会为例,对其结构型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及培育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太极拳协会不仅在内部注重社团构成的完善,而且还在外部重视多种形式合作关系的建立;广州市太极拳协会所采取的培育结构型社会资本的措施包括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开展太极拳培训与学术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赛事、建立稳定的内外部联系机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等。建议:从丰富社团构成、拓宽合作关系、创新培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 李艳君?岳庆利(58)中国武术在意大利推广研究
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对中国武术在意大利的推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意大利武术功夫联合会是中国武术在意大利开展的主要渠道;武术传播途径有限,导致意大利武术习练者很难获取武术最新知识与消息;武术教学内容的安排亟待科学化、系统化;竞技武术习练人群少;文化背景、体育价值取向差异对武术学习存在跨文化障碍等。建议:培养复合型武术师资队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习武动机,有针对性地推广;注重武术品牌建设;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等。
- 湛冰(63)美国社区老年体育推进方式及特点研究
美国老年的运动不足和健康成本过高现状,促使美国政府通过与社区协作,采取管理重心下放社区和制定老年体育社区推进政策的方式,使社区成为老年体育推进的重要阵地。美国社区老年体育推进政策呈现以《国家蓝图》为中心,以《老年体育活动指南》为指导,以《社区发展体育活动策略》为具体策略的社区老年体育推进“三角结构”。在发展理念、管理方式、活动推进和评价四方面,美国社区老年体育的推进策略逐渐形成以健康老龄化理念为先导,构建“伙伴关系”协作推动,“最佳实践”推广,评估全程跟进的从点到面、有序推进的格局。
- ·竞技体育学·
- 管健民?钟永锋?胡亦海(68)跆拳道精神价值核心要素解析
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构建基于中国背景的跆拳道精神的基本体系、层次结构和核心要素。主要结论:跆拳道精神价值主要由平等精神价值、进取精神价值和团结精神价值三大类价值组成;其核心要素为拼搏精神价值要素、自律精神价值要素和修行精神价值要素。其实现设想是通过强化跆拳道的拼搏精神价值,提升我国锐意图强、不屈不挠的国家意志和精神面貌;通过强化跆拳道的自律精神价值,提升民族严于律己、奉公守法的民族品性和情怀;通过强化跆拳道的修行精神价值,形成知书达理、崇尚礼教的社会底蕴和文化。
- 蒲鸿春?岳海鹏?李林(72) “个人-家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访谈法等对“个人-家庭”方式来培养运动员的新途径进行研究。认为:“个人-家庭”模式已逐渐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又一条重要渠道。目前我国 “个人-家庭”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资源、经济、体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建议:通过推行国家鼓励政策、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推动体育产业升级和加强体育与教育的融合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个人-家庭” 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
- 李栋?焉石(77)足球篮球的主场劣势效应及应对策略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足球和篮球项目的主场劣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场劣势效应分为场内劣势和场外劣势效应,场内劣势效应体现在主场运动员及教练员、裁判员存在的负面影响,而场外劣势效应与主场观众暴力行为密切相关,且场外气氛会加剧场内劣势效应的传播。建议: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在各司其职的基本要求上,针对性提高职业素养。同时,要求赛场主办方严格执行看球规则,并积极主动地引导主场氛围,将主场劣势效应降至最低,从而提高足球篮球的主场优势效应,最终提高主场比赛胜率。
- 侯海波(83)德国新一轮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及启示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德国新一轮竞技体育改革方案的背景和主要举措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德国此次改革的特点是以运动员为中心,重点支持有发展前景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为其创造更为专业化的条件,同时强化德国内政部和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盟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建议:借鉴德国的经验教训,扬长补短创新发展,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
- 武文强?毛松华?蔡勇,等(89)新规则下亚洲射箭强队团体淘汰赛成绩特征分析
运用数理统计法等对射箭项目团体赛新规则实施以来,2015-2016年亚洲射箭强队在世界三大赛事中的比赛成绩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新规则实施以来,中国男子射箭队进步较大,中国女子射箭队优势逐渐减弱;团体排名赛名次与团体淘汰赛名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国男子射箭队在世界大赛中整体表现稳定,但在团体淘汰赛决赛阶段稳定性较差;中国女子射箭队在比赛中水平起伏较大,淘汰赛阶段进入状态早,但稳定性差;射箭项目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技战术,教练员临场合理的技战术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 ·体育经济学·
- 张立新(94)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机制构建及路径选择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阐释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主要结论: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构建了“互联网+”、融入高校、康体结合、弘扬传统文化的发展机制;但面临机制不完善、发展不均衡、交易市场建设薄弱等问题。建议:积极营造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外部有利环境,加强引导大众对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科学认知,有效协调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公益与盈利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政策保障、市场规模等方面对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端游精品匮乏、运营机制不健全、受众后备不足、媒体宣传异化等问题。提出对策:发展电竞周边产业链并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培养相关技术人才,自主研发高精尖电竞项目;健全战队运营机制;利用媒体提高电竞认可度,政府干预监管直播平台。
- 胡帅?沈时明?韩梦姣(98)我国体育IP开发现状与策略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在明确体育IP概念和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IP开发阶段进行宏观初判,从前期资本投入、中期内容制作、后期内容变现和互联网的促进作用角度对我国体育IP开发现状进行微观辩证讨论。提出对策:加速体育知识产权资本化进程;网罗内容制作人才,大力发展自主IP;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创新有效变现模式;妥善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综合性网络平台。
- 张增帆(103)我国即开型体育彩票发展研究——基于美国经验的借鉴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我国即开型体育彩票销量连年下滑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我国即开型体育彩票产品娱乐性不强、销售渠道单一、营销宣传效果不佳、未能形成品牌优势以及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其销量的主要原因。建议:借鉴美国发展即开型彩票的成熟经验,设计精品、扩展渠道、打造品牌、做好营销宣传、推广二次开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动我国即开型体育彩票健康发展。
- 冯欣欣?林勇虎(108)基于体验经济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其实现机制
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体验经济的理论视角,探究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析两大产业实现融合的机制。主要结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可分为延伸式、互补式和嵌入式三种。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包括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政府应提供政策保障机制,产业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企业应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 郑继超(113)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影响及其启示展开论析。主要结论:园区之生成得益于无锡强劲的科技、实践、物质等基础的支撑,而普众化宣传失位,园区运营模式模糊化以及“项目”与“人才”并重培育之失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潜在瓶颈。建议:扩大对园区的宣传力度与广度;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运营模式的持续性与合法性;厘清项目与人才并重培育之重要性。智体园在推动无锡智慧体育城市建设与体育产业智慧化升级的同时亦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智慧化转型提供“物联网+体育”的技术思考路向;为“双创”阶段体育创客创业创新创造机遇;为“智慧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创建智慧模式借鉴。
- ·体育教育学·
- 刘荣华?王丽娟?鄢佩,等(118)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对策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问题、长效机制与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普遍存在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有待提高、体育课外活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等现实问题。为构建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提出对策:高度认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努力促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机制的创新;积极建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奖励机制;大力拓展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内容与形式;加快构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评价监测反馈机制。
- 樊超(123)关于用体育精神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研究认为:高校灰色甚至黑色校园文化的侵入与不断滋生,既破坏了校园文化的纯洁性、高雅性、思想性、积极进取精神与各种美德,也直接导致体育精神被蚕食和大学生体质大面积下滑。建议:通过组织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体育竞技与体育艺术等活动,使其在这些活动中学习、感受和培养高雅、积极的人生情趣,对重塑校园文化、体育精神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产生良好的助力和引领作用。
- 徐大成(127)体育院系术科教学中的“敏感问题”及其对策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提出目前高等体育院系术科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敏感问题”,如学生竞争性品格缺失;学生对专业运动技能认知水平低;学生运动技能超越教师时存在“教”与“学”的困境;“学中纠错”的教学模式未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传授“关键技术”的能力不足等。针对问题多途径培养学生竞争性品格、提升学生运动技能认知水平、增强教师授课能力等应对策略。
- 余曦?李燕燕(132)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历程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当前财经类与体育类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师资、达标能力的基本现状,提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以“复合应用”明确培养目标与理念;以“产教融合”优化课内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创新创业”强化课程体系的适用架构;以“多元开放”优化专业师资智库建设。
- 叶松东?杜高山(137) 新常态下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验,对我国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化,准入机制单一化等问题。提出调整专业领域,完善准入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实施联合培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注重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等发展对策。
- 张朋?郑小凤?梁健(142)云南高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模式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梳理高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成果,并对云南高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云南高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模式就是要构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服务平台,借助学校优势,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云南高校更好地传承与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陆淳(146)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理念与实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华大学秉承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传统,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理念。采用多种方式选拔运动员、教练员,注重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管理,通过与国家和地方体育部门合作办队为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获得参赛机会,并注重科研团队保障。应进一下深化体教结合的模式,健全运动监控与康复体系,利用高校培养更多高水平学生运动员。
- 张腾?温宇红?沈宇鹏(151)英、美两国婴幼儿游泳教学实践及启示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英、美两国婴幼儿游泳教学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结论:英、美两国婴幼儿游泳教学的成熟得益于国家支持;婴幼儿游泳教学具有统一的教学标准体系,重视水上安全教学;对教学场地、安全保障、师资要求严格。我国目前婴幼儿游泳缺乏政策支持,教学标准尚未统一,教学保障不足。建议:加快政策制定,规范婴幼儿游泳教学;建立一套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标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完善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安全保障工作。
- ·体育史学·
- 孟欢欢?李健?李凤梅(156)近代精武与当代精武组织运作模式比较研究
利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比不同时期精武发展的使命和目标、领导、活动、资源、结构等异同并探寻其社会机理及对其他体育社会组织运作的启示。当代精武传承近代精武运作精髓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因民众需求、体制要求、法规规约等不同使精武呈现不同运作模式。精武运作经验在于,使命是组织发展灵魂;满足民众需求的目标定位、精英领导领衔、活动丰富且服务专业、资源多元整合、结构扁平化是支撑;自主并与政府形成合作关系是方向;政策法规为组织提供空间和支持条件是保障。
- 娄雨(161)中国力士与日本相扑的回顾与反思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力士50年来从自己独特的角度亲身经历现代相扑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中国已有24名力士在日本参加相扑,人数在外国人中位居前列,仅次于蒙古和美国。中国力士的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分别出现两次高潮,职业生涯和成就水平在外国人力士中都位居前列。他们既是“相扑力士”又是“中国人”;既是日本的“旅居者”又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特殊的身份使他们成为研究中日文化的一个特殊的切入点。不过,相扑在中国的群众基础仍然薄弱,需要通过宣传中国力士,鼓励相关文献翻译,成立相扑团体,组织国内青少年参赛等措施逐步推广。
- 金永丽(166)论体育对于印度的意义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体育对于印度的意义。主要结论: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体育是印度民族认同和民族身份的反映;独立后,体育成为印度人展现其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是印度寻求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途径,如今体育是印度商人追逐利润的场所,面临过度商业化的困境。
- 李军岩?程文广(171)欧美职业体育商业化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逻辑分析法,对欧美职业体育商业化的历史演化轨迹展并研究。结论: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职业体育商业化过程经历了商业化的孕育、商业化的萌芽、商业化的成长、商业化的成熟四个阶段。对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启示:职业体育商业化发展要与时代背景高度契合,职业体育的商业化发展要科学引导、突显特色,职业体育的商业化发展要避免过度之弊。
- 龙继军(176)美国足球发展及振兴因素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国足球发展历史及其振兴因素进行研究。以美国足球的国际竞技水平,国内发展程度等为参照依据,将美国足球发展历史划分为发轫期、探索期和振兴期3个阶段。足球运动绿洲化效应是美国足球走向振兴的重要前提;青训体系系统化建设是美国足球走向振兴的根本动力;“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机制是美国足球振兴的加速器;市场体制的成熟和联盟运作的健康是美国足球走向振兴的稳定器。最后提出了美国足球发展所带来的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工作,完善青少年足球青训体系建设等几点启示。
- ·其他体育研究·
- 邓君瑜?熊欢(181)2016年巴西奥运科学大会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专题综述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2016年巴西奥科会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大会主题发言、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的论文摘要进行研究,总结其中研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其中,奥林匹克遗产、体育与治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性别专题备受关注;研究视角深受批判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影响;研究内容具有跨学科和多元化的特点;量化和质性研究并存。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形成了自身特点,力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学界长足发展。
- 李进?王相飞?王真真(187)我国体育明星的社交媒体传播研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我国体育明星的社交媒体传播现状。主要结论:我国体育明星在社交媒体中进行传播活动能够更好地同大众进行交流,有利于塑造自身形象、推广体育运动、传播体育文化;体育明星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存在媒介使用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不足,所使用的社交媒体较为单一,缺少国际传播视野,商业性内容偏多,体育专业内容不足,活跃热度呈现周期性等问题。建议:多样化使用社交媒体,重视国际化传播,适度进行商业营销,提高体育专业内容传播比重,提高媒介素养等。
- 李俊卿(192)乒乓球文化的中国传统哲学内涵探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中国传统哲学几个重要学说在乒乓球文化中的表现和作用。主要结论:乒乓球文化蕴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主要体现在阴阳五行学说和八卦理论在乒乓球运动中广泛存在和运用,道家的以柔克刚是乒乓球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儒家中庸的哲学观点和仁的思想核心对乒乓球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世界乒乓球发展和格局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提高运动员的中国传统哲学修养,不但有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能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重任。
- 施万君?邵凯(197)中西足球球迷看台文化比较研究——基于TIFO的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方法对中西方足球看台文化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看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TIFO文化在中西方展示类型、表达对象、表达风格、表达内涵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基于对TIFO文化的分析,得出中西球迷看台文化在物质、组织和精神三个层面存在差异。我国足球球迷看台文化是一个长期培育、创新的历程,应创意引导看台文化的物质层构建,正面引导看台文化的组织层构建,互动引导看台文化的精神层构建。
- 刘龙(202)美国职业摔角的暴力审视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审视美国职业摔角盛行背后的“暴力”原因,探讨了暴力在体育中演进特点,窥探人类社会中暴力变化规律。研究认为,“暴力基因”衍生暴力观赏需求,形成人类社会的暴力文化,成为以暴力为卖点的WWE的原动力;WWE借助商业化赋予的生命力,将竞技体育和舞台表演相结合,将暴力的约束与彰显协调统一,发展成合法的、可被社会接受的暴力展示载体,迎合了人们暴力观赏欲求。
- (Inside back cover)English Contents of Sports Culture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