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2016年《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实施回溯

2017-01-10 11:13 中国体育博物馆

  《中国奥运人语录》视频采访项目在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与指导下已连续实施了4年,受到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协作会(联盟)的高度赞誉,并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本项目持续向好运行,努力打造体育文化项目精品,2016年,在中国奥委会的持续支持与指导下,中国体育博物馆较为圆满的完成了16名奥运人的录制工作。

  回顾2016年度的拍摄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在项目目标上,始终服务国家和体育发展大局。

  《奥运人语录》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协作会(Olympic Museums Network,简称OMN)成员馆联动实施的视频采访项目。《中国奥运人语录》通过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简短采访,使其独特的体育经历感染、影响青年一代。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育工作,“一带一路”建设、“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规划的实施、发展体育产业、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都要求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优秀运动员的榜样示范,将抽象的奥林匹克价值与中华体育精神和健康理念直观化、可视化,使普通民众学有方向,做有目标,在充分展现中国奥运人价值的同时,全面提升中国体育的文化形象。

  二、在实施方法上,既灵活又规范,服务奥运人的需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规范使用,我们做了诸多转变。

  方法一:全力服务项目、服务奥运人。2016年我们一改请奥运人进演播室的拍摄模式,而是追拍奥运人,即:与项目中心建立联系,不管白天晚上周末,时间、地点由奥运人定,如在冬运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集中三天拍摄了8人,其中李琰在晚上、赵宏博利用午休时间参与;在举摔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从里约归来的5位举重冠军全部参与了录制;许海峰下班之后赶来录制,结束时已是夜间10点半;陶璐娜下火车后直奔录制现场,不误出席其它会议。奥运人和项目团队都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互相获得好评,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

  方法二:建立视频借阅使用规范。中国奥运人语录的拍摄成果已初成系列,为了更好的使用和传播,本着对奥运人肖像权及国际奥委会项目版权负责的态度,我们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标志使用条例》中提及的要求,制定了《中国奥运人语录音像资料使用申请表》(博物馆网站可在线下载),对所需资料申请方法及其使用途径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提高项目公益性宣传提供了制度保证。

  方法三:在奥运人遴选上,注重体现中国人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懈追求卓越的奥运经历,而不是只选冠军。今年我们录制了男子摔跤三届奥运季军盛泽田。一句“有些事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激励盛泽田三闯奥运,砥砺前行,也是催人奋进的箴言。

  三、在播出效果上,超过了预期,带来了惊喜。

  “中国奥运人语录”视频项目先期主要作为档案资料录制保存、积累、使用。2016年,总局宣传司将其列入里约奥运新闻宣传计划,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媒体宣传。本项目成果在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效果好、关注度高。

  效果一:与新华社体育部合作以本项目的素材为依托,制作了专题片《中国奥运32年》,并以《奥运名人访谈录》为题,在新华社客户端上全景播发30人的系列稿。稿件上线以来,得到了广大网络读者的关注和支持。首篇稿件《刘国梁:体育要传递正能量》,仅当日浏览量就突破70万。众多网友留言,表达对奥运人的爱慕与敬佩之情,并祝愿中国代表团在里约再创佳绩。系列稿被新浪、网易、东方网等众多主流媒体竞相转载分享,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在网络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效果二:与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合作筹划将35人视频资料经后期加工,插入到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核心体育新闻栏目《声声体育》、《体坛资讯》和《天天体育》中,借助栏目的高收视率,宣传奥运人的拼搏精神,为里约加油助力。

  效果三:华奥星空在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页面的中心位置,设立“奥运视频”专栏,根据博物馆提供的素材,推出了30位奥运名将访谈录,分享运动员们赛场之外的人生感悟,回顾32年来中国奥运健儿取得的累累硕果,祝福2016中国代表团再创辉煌。

  效果四:在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网站(www.olympic.cn/museum/)设立《中国奥运人语录》专栏,不仅是常态化播出平台,并对项目实施进程进行跟踪报道。

  效果五:参加2016年OMN会议期间,我馆将2015年中国奥委会审阅通过的杜丽等8人成片和中英文采访文字及时上报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得到加贝馆长和项目负责人的继续肯定。项目专家对我中心拍摄的视频在声音、用光、清晰度、技术细节等各个方给予了赞扬和鼓励。采访视频将用于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展览和文化教育项目,并与其他30多个奥林匹克博物馆进行交流,推动中国奥运人从文化的视角走出去。

  四、在项目深度和广度上,深入研究,不断创新。

  文化的厚度决定水平的高度。研究与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项目的需要。为将项目打造成体育文化精品,我们从纵深各个维度进行探索,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创新项目。

  研究创新一:将项目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整体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奥运与奥运人的关系、《奥运人语录》和《中国奥运人语录》实施状况;分析了项目的功能和价值,并对项目延伸实施进行了思考,其成果《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实施研究》发表在《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第7期(p12-16)上,为更深入和准确地把握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研究创新二:不断延伸项目外沿,结合体育艺术创作、文物收藏等内容实施项目。不仅录制了奥运人的视频、声音,还留下了展板、签字簿、手模、脚模、书画作品、运动员捐赠的藏品等,为体育文化展示创造了条件,为中国体育博物馆新馆建设作积累、作物质储备。

  研究创新三:加强横向联合,将视频素材作为我国运动员职业转换与教育的资料与教材。奥运人视频项目中包含着运动员职业转换大量的信息与故事,在运动员保障工作中加以运用,通过优秀运动员“言传身教”的方式和年轻、在役运动员分享职业规划方面的经验。同时,在本项目资料基础上制作的“追梦运动员”典型事迹展播及互动访谈活动也在2016年新疆举办的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举行,展示出中国运动员良好社会形象及职业风貌。使优秀运动员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也使国家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

  2017年,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守目标,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服务项目、服务奥运人,继续围绕国家和体育发展大局做工作;配合2017年全运会和筹冬奥设计采访问题,继续在新媒体平台播出视频,加强宣传;我们还将增加中国女排、跳水等影响大的项目的录制力度;抱着抢救为主的理念记录更多曾为中国奥林匹克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体育工作者(运动员、官员)的足迹;进一步完善项目细节设计,着力做大做强,我们将再上新高度。

2016年录制工作回溯

  1. 盛泽田:男子摔跤运动员。从1992年至2000年,连续参加3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男子古典式摔跤57公斤级比赛中,他勇夺铜牌,实现了中国摔跤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成功蝉联该级别铜牌;四年后的悉尼第27届奥运会,又勇夺该项目男子58公斤级铜牌。

  2. 范可新: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参加女子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三项比赛,以1分30秒811的成绩取得1000米决赛亚军,收获了个人首枚冬奥会奖牌。

  3. 韩天宇: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曾出征索契2014年冬奥会,并在男子1500米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冬奥会的首枚奖牌,创造了中国在该项目中的最好成绩;与队友武大靖、石竟男、陈德全配合取得短道接力5000米季军的战绩。

  4. 武大靖: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索契2014年冬奥会中,以41秒516的成绩拼得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银牌;与队友陈德全、韩天宇和石竟男合力取得短道5000米接力季军的好成绩。

  5. 石竟男: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曾参加索契2014年冬奥会,并与队友武大靖、陈德全、韩天宇密切合作、奋力拼搏,摘得男子5000米接力的铜牌。

  6. 周洋: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曾代表中国队参加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并获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四年后的索契冬奥会上,再次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成功卫冕。

  7. 李琰:短道速滑运动员。曾在199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短道速滑表演项目中获女子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并创造了1000米、1500米世界纪录。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获得500米银牌,是中国短道速滑项目的首枚冬奥奖牌。担任短道速滑主教练以来,带领中国队多次征战冬奥会,取得6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

  8. 龙清泉:男子举重运动员。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56公斤级比赛中,以292公斤的总成绩夺得该项目冠军;时隔8年后,在里约2016年奥运会的同级别比赛中,凭借307公斤的总成绩,打破世界记录,再次问鼎金牌。

  9. 石智勇:男子举重运动员。在里约2016年奥运会举重男子69公斤级决赛中,以352公斤的总成绩如愿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里约奥运会的第8金。

  10. 邓薇:女子举重运动员。在里约2016年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115公斤、挺举147公斤、总成绩262公斤一举夺冠,并打破了该项目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

  11. 向艳梅:女子举重运动员。在里约2016年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116公斤,挺举145公斤、总成绩261公斤获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里约奥运会的第9金。

  12.孟苏平:女子举重运动员。在里约2016年奥运会女子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以抓举130公斤、挺举177公斤和307公斤的总成绩成功夺冠。

  13.陶璐娜:女子射击运动员。在悉尼2000年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比赛中,以390环的总成绩打破奥运纪录,为中国代表团取得悉尼奥运会首金。

  14.许海峰:中国男子射击运动员。在洛杉矶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勇夺自选手枪慢射项目的金牌,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1995年收枪执教,带领李对红、陶璐娜等先后夺冠,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运动员和金牌教练。2003年走上体育领导岗位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15-16 申雪/赵宏博,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1998年至2010年间曾4次征战冬奥会,获2枚铜牌,一次第5名。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上以总成绩216.57的历史最高分为中国花样滑冰获得历史上首枚奥运会金牌。

  稿件来源: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