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王海滨:机遇只偏爱坚持不懈的人

2019-09-27 11:00 中国体育博物馆

  中国体育博物馆官网讯 从运动员到教练,王海滨先后以不同身份参加了六届奥运会。2019年9月19日,《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组有幸邀请到了现任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为我们讲述他传奇而精彩的“剑客”人生。

  

▲节目录制现场

  阴错阳差,与击剑结缘

  1984年,栾菊杰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一时之间,击剑运动便开始作为一项区域重点发展项目在江苏省推进。栾菊杰的启蒙教练白崇均在全市招生选材,喜欢足球的王海滨本想要去报足球队的,阴错阳差去了白老师的击剑队。就这样,年仅11岁王海滨与击剑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竞技体育存在偶然性,但刻苦训练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王海滨1990年进入国家队,1992年便以最年轻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但说起印象最深刻的奥运会,还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因为距比赛开始前的5个月,王海滨膝关节内侧韧带撕裂,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更不用提参加比赛了。幸运的是,康复训练卓有成效,王海滨终是赶上了悉尼奥运会的末班车。

  回忆当时的比赛过程,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决赛时,遭遇法国队,比分从落后到反超,观众的心情也随之不断起伏。王海滨作为压轴选手,承载着大家的期望。最后一剑,王海滨与对手同时击中,但限于当时的科技,只能凭借裁判的人工判罚。最终,中国男子花剑队屈居团体亚军。

  精神延续,击剑将是一生的事业

  常年的封闭训练,使王海滨和队友们精神疲惫,悉尼奥运会后,“三剑客”都离开了国家队。王海滨选择去南京大学上学,后去法国交流学习。在此期间,中国队去德国波恩打世界杯的比赛,教练邀请他一起过去参赛。当时的王海滨每周只训练一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赛,却打了第一名。这让周围人惊喜异常,也让王海滨重拾击剑热情。

  2004年王海滨再次代表中国击剑队参加雅典奥运会。“对比2000年,大家都更加珍惜比赛机会了,因为知道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再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最后输给意大利,客观上是不遗憾的,无论年龄还是队伍结构,我们都不占优势且都已经尽力了。”

  2005年,王海滨退役,开始以教练的身份继续他的击剑事业。王海滨认为运动员最大的特质是不怕输,作为教练他会把自己的精神传递给他的队员。“竞技体育必须要百分百做到极致,才有机会赢,当你将事情做到极致,最后还得看运气,所以我们的队员们不能够怕输。”同时,他也希望年轻运动员要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雷声就是“体教合一”教学方法的成功体现。

  

▲王海滨签署个人语录

  “喜爱做一件事,持之以恒坚持,机会就在下一次!”是王海滨送给青少年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击剑生涯的最好诠释。

  “荣耀历史,激励未来”,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中国奥运人语录》。(供稿:中国奥运人语录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