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捶丸

  在上期关于投壶文化的科普中,最后提到了在《明宣宗行乐图》中,明宣宗亲自参与的体育项目除了投壶,还有一项,就是捶丸。今天就来讲讲捶丸,这项被称为“中国高尔夫”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明宣宗行乐图》之捶丸图(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高尔夫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是一项历史悠久、亲近自然、儒雅休闲的绅士运动,也是当前最具市场潜力的运动项目之一。2016年,高尔夫球重返奥运舞台,继1900年法国巴黎奥运会、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之后,时隔一个世纪,成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一姐”冯珊珊在里约奥运会上摘得铜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高尔夫球奖牌获得者。

  那么,被称为“中国高尔夫”的捶丸又是什么样子呢?它究竟与现代的高尔夫球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我们今天就跟随元朝宁志老人创作的《丸经》这本介绍捶丸的专业书籍来一探究竟吧。说到这部书,它是中国古代现存为数不多的关于体育的书籍,也是目前所知古代翻刻版本最多的一部体育书籍,书的内容充实,文辞典雅,后世流传颇广。但其实作者并未署名,只写了书于宁志斋,后人便把书的作者称为“宁志老人”。

  赘木为丸,篮棒相随

  捶丸,顾名思义,“捶”就是指击打,“丸”就是球。捶丸用球是用硬木制成,“赘木为丸,乃坚乃久”“无窦为劣,轻重欲称”。赘木是指树木上受病变增生的树疙瘩,要用上面有几个眼的树疙瘩做球,没有眼的容易开裂。球的轻重大小没有统一的规定,合用就可以,都是各人自备。

  捶丸用的球杆有“撺棒”“杓棒”“扑棒”等。每种球杆都有自己的特点,杓棒前端是鹰嘴型,扑棒、撺棒前端较宽平;扑棒、杓棒是打远、打高球用的,撺棒是打地滚球时用的。在使用一种棒时,另外两种棒是放在革囊或提篮里的,因此有打球时“篮棒相随”的情景。球杆的制作也十分讲究,要在秋冬取木,“津气在内,所以坚牢”,棒柄用南方大竹,“刚劲厚实”,再用坚固的牛筋、牛胶粘合,在春夏之时,天气温暖,最适宜造棒。

  再来看看捶丸的场地。捶丸的场地一般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有凹有凸、有阻有妨,土质也多有变化,有干有湿、有坚有松。场地上要挖有球窝,在窝旁边要插上一支彩旗。球窝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要在一丈之外,但也不能太远,不宜超过百步,“远多则疲,近多则弱”,可见在球窝的设计上也讲究科学合理,运动量适度。捶丸比赛时,每个人从自己的“基”开球,以棒击球进球窝,以筹计胜负。可见,无论是捶丸的场地、器材、规则,都与高尔夫球有很多相似之处。

  心宁志专,修身养性

  捶丸是我国古代比较后起的一种球类活动。它是从唐代的步打球演变而来。据《丸经》序言记载,“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可见,在北宋末年(公元12世纪)已经有了捶丸的游戏。

  元、明两代,捶丸进入鼎盛发展的时期。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喜爱这项休闲娱乐活动。元杂剧和元、明时代的书画中多有记载。比如,明代画家杜堇绘的《仕女图卷》,就描绘有富贵人家妇女踢球、弹琴、斗草、捶丸的活动。在《宣宗行乐图》中,明宣宗朱瞻基也亲自执棒,下场参与,足见这项活动的魅力。

  之所以捶丸如此“走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活动量不是很大,既能锻炼身体,又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明人周履靖在重刻《丸经》的《跋》中就讲到:捶丸可“收放心,怡神情,动荡血脉,畅其四肢,岂博弈者所能企其万一者哉”。就是说,捶丸运动因为要在击球时全神贯注,可以使心志集中,同时又能使血脉流动,身心愉悦,是六博、围棋等娱乐活动不能企及的。另一方面,捶丸的流行也与其虽可以竞技比赛,但“不以勇胜,不以力争”,没有身体接触,安全无害有很大关系。从汉唐时期流行的直接对抗性的蹴鞠和马球运动,到唐宋以后球类项目向单球门技巧性表演发展,再到演变为捶丸这类非直接对抗性项目,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从“尚武”到“崇文”的变迁也可见一斑。

  君子不争,器以见道

  捶丸不仅仅是一项老少咸宜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在古代它还是提升道德修养、检验君子风范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丸经》三十二章的第一章开篇就写到:“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矩,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这是讲,在捶丸场上要沿袭传统,注意礼仪举止,比赛交往中要遵守道德规范,正确对待输赢,赢球不自高自大,输球不迁怒于人,要从自己去找原因,这才是君子之道。

  捶丸比赛还对种种违反比赛道德的行为有严厉的处罚,比如妨碍别人击球,要罚出局;别人赢了球,想着法儿耍赖不承认,把别人打进窝的球拨出来,要罚输一筹;替代别人打球的,算输两筹;弄虚舞弊,偷偷把自己的球换到好的位置,一次没打好又要再打的,不仅算本人输,全队也被取消成绩;打假球的,开除会籍,永远不准参加比赛,等等。

  这些对体育道德规范的要求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人就是这样看待胜负、看待输赢。胜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只有光明正大、凭借高超的技艺取得胜利,才能得到别人的钦佩。球品如人品,运动即生活,通过体育运动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待人生,从而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不正是体育的价值之所在么。

宋代蕉荫击球图(故宫博物院藏)

  看到这里,你对“中国的高尔夫球”是不是又多了几分了解呢?虽然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在郊外山野或花园庭院体验捶丸亲近自然的乐趣,但是宅在家中,即使不能“穴地为窝”,也可以有很多简便易行的玩法,比如像上图宋代的小朋友那样画圈为窝、击球入圈,也未尝不可啊。你有什么有趣的花式玩法,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撰稿: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赵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