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鹿毛球

  鹿毛球,原称“毛球”,是流行于松花江下游、混同江沿岸赫哲族聚居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风格浓郁,特色鲜明,深受赫哲族青少年的喜爱。赫哲族傍水而居,渔猎生产是他们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生存方式。毛球这项体育活动,最早是有“狍皮部”“鹿皮部”之称的赫哲族少年儿童,用獐狍野鹿以及黑熊、野猪等兽毛搓制成的圆球。早期的鹿毛球活动形式只是儿童在宅院或广场上用木棍或冰崩子(捕鱼用具)随意拨打争抢滚动的球。经过发展后的鹿毛球活动,经过赫哲族后人的挖掘整理,已经成为一项隔网争胜负的体育项目。

  图片来源:www.hljeac.gov.cn/system/201508/5681.html

  鹿毛球比赛,是在一块狭长空地画出4个相连(每个长10米、宽9米)的竞赛场区和两个无限延长的决胜场区上进行的。五条场区横线上与地面垂直设置5道拦网,网长9米、宽0.5米,拦网垂直高度2.4米。比赛用球为圆形,用鹿、狍等兽毛搓成,直径12厘米,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球拍由硬木制成,形似赫哲族冬季捕鱼用具冰崩子。其中间用熊皮条、鹿筋结成网状,网面为不规则椭圆形,直径约25厘米,拍总长120厘米。鹿毛球比赛分两队进行,每队3—5人。比赛前,队员分别在场地中线两侧的场区站好。比赛开始后,由获得发球权的一方单手掷发球。球飞入对方场区,对方队员挥拍将球击回双方相互来回击打,若来球落在场内,本方须向后一场区后退,对手则向前推进一个场区,由推进方拾球再掷发球。如此反复,直至使球落入一方无限延长的最后一个场区,则另外一方获胜。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

  鹿毛球赫哲语称“库马克”“样俄”“笨布力”,是一项锻炼体魄、愉悦身心、培养集体合作的传统球类竞技项目,是赫哲族重大体育盛会上极富观赏性的竞赛项目,也是赫哲族地区对外展演、推介和挖掘、传承的重点体育文化内容之一。鹿毛球在赫哲族的青少年中尤为流行,通过练习可以很好地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日后掌握、学习狩猎技能打好基础。赫哲人中有“不会狩猎的人,只会把野兽惊走”的谚语。一代又一代的赫哲族狩猎能手就是儿时通过玩耍鹿毛球而长大成才。作为表演项目,鹿毛球于1999年入选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正式定名为鹿毛球,还制定了相应的规则。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鹿毛球的竞赛方法、比赛规则渐趋完善,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西藏拉萨分赛场上,黑龙江赫哲族表演队表演的鹿毛球获表演一等奖。

  参考文献:

  崔乐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6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编委会编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上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7:138.

  张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32.

  林继富.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球类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292.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志编委会.中国名村志丛书 八岔村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7:128.

  编辑: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刘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