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

图片

首页 >> 新闻中心 >> 奥林匹克新闻 -> 正文

“回家”的感觉真好——探访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是全球媒体在冬奥期间共同的“家”。2月2日,本报记者正式进入“闭环”,开始北京冬奥会现场报道,也第一时间来到了主媒体中心探访,感受“家”的氛围。

  鲲鹏展翅 飞鸟翱翔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1月4日正式对全球媒体开放,与14年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仅一路之隔。为体现“节俭办奥”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同期建设,北京冬奥会之后将继续服务城市民生,回归会展功能。

  作为冬奥会北京赛区开工最晚、规模最大的新建项目,主媒体中心主体建筑呈现“鲲鹏展翅”的造型,东、南、北三侧立面由特殊幕墙单元体——“鸟窗”造型的金属及玻璃幕墙组成。2376块幕墙单元体连点成面,恰似一群轻盈的飞鸟,彰显了特殊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中国式意境和浪漫。

  进入主媒体中心,迎面而来的就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搭配玻璃幕墙内侧的雪花造型,冬奥会的氛围跃然眼前。主媒体中心一层有名为“立春”的新闻发布厅,可容纳400余名记者同时参会,也是主媒体中心最大的新闻发布厅。其他发布厅也分别以中国传统节气命名,让全球媒体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主媒体中心地上几层还有媒体租用空间、赞助商支持展示空间、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等……最热闹的还是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地下一层是科技感十足的媒体餐厅,从菜品制作到布菜全由机器人完成。地下二层是媒体工作区,数百名记者同时在这里工作也丝毫不显拥挤。

  科技元素 惊艳四方

  “科技冬奥”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大亮点,科技元素同样体现在主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主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共设计安装600平方米太阳能光热系统集热器,可满足17.5吨/天的生活热水需求。随处可见的机器人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刚进入一层大厅,记者就“遇到”一个智能机器人,正在对一层大厅进行清扫消毒。防疫+消杀+巡检智能机器人、送货机器人也无处不在,满足不同场景需要。

  以人为本 走心暖心

  在主媒体中心,记者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睡眠休息舱”,看似是不起眼的玻璃小房,面宽约1.8米,厚度约1米,正面部分是玻璃材质,一侧有拉门,其余三面是白色硬壳材料。舱内放着一张小床,配有一个工作桌和一把轻便椅,还有电源插孔和照明设备。该设备专门提供给记者们休憩使用,如果感觉疲劳可以扫码入内。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包括记者在内的所有冬奥会相关人员只能在闭环内活动,为了确保记者们有锻炼的空间和环境,主新闻中心外围数千平米全部开放,记者当天就在外围看到了不少跑步、踢毽的同行。

  工作锻炼两不误,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记者 林 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