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遗产是无价之宝——访亚冬会组委会岛谷尚

2017-02-25 16:59:20 新华社

  新华社日本札幌2月25日电 题:冬奥会遗产是无价之宝——专访札幌亚冬会组委会官员岛谷尚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 沈红辉

  2017年札幌亚冬会紧张激烈而秩序井然的比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札幌是一个冬季运动大赛办赛经验丰富的城市,除在1972年举办过冬奥会之外,此前还办过两届亚冬会和数量繁多的单项比赛,在本次亚冬会即将结束之际,新华社记者对亚冬会组委会市场与媒体合作部部长岛谷尚进行了专访。

  省钱:未建新场馆 高效用人才

  “节俭”,是札幌举办本届赛事贯穿始终的理念。岛谷尚称:“本届亚冬会基本上未新建场馆,在这方面削减了很大的成本。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细小的措施。比如在不对选手形成负担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比赛日程;在征得亚奥理事会的同意后尽可能地高效使用车辆等,适当缩减转播场次等等。”

  在人力资源方面,组委会仅有约100名工作人员,堪称高效。“以很少的人力运营这届大赛。我们的理念就是举办一届集约型大会,这也有助于实现亚冬会可持续发展。”岛谷尚说。

  不过,岛谷尚同时表示,亚冬会与冬奥会情况不同,札幌现有的设施条件无法满足冬奥会举办条件。他说:“若再次举办冬奥会,恐怕现有设施是不够的,必须新建设施。当然,届时还必须考虑新设施的赛后使用等问题。”

  创收:立足当地 影响周边

  在创收方面,札幌充分利用了相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多个层面进行了尝试。

  岛谷尚说:“在增加收入方面,最大的一块是赞助商。本届大会共得到22家企业赞助,其中18家是全国性赞助商,4家是北海道当地赞助商;其次,大会吉祥物销售等周边产品方面我们也做了尝试,目前周边产品数据还未统计出来,但销售势头不错;第三,这次日本广播协会(NHK)每天都会对赛事进行转播,这也增加了我们的转播费收入。”

  岛谷尚透露,除赞助商外,组委会还发动札幌市内的企业支持比赛。比如媒体中心提供的各种零食点心就是由这些企业捐赠的,一方面削减了成本,另一方面对这些企业也是一种推介。

  文化:冬奥会遗产价值无穷

  大量的志愿者是本届亚冬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倚仗,岛谷尚认为,45年前冬奥会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岛谷尚说:“说到冬奥会的遗产,首先我觉得是札幌市民的志愿者精神。此次大会一共征集到约4600名注册者,他们从早到晚,不畏严寒,在各个赛场进行服务。亚奥理事会在近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对本次赛会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评价,说‘市民的援助是札幌的最大财富’,我觉得概括得非常好。1972年冬奥会让札幌市民具备了志愿者精神,而这种精神通过历届国际赛事传承了下来。”(完)

责任编辑: 裴超

微博互动